2015年乌前旗党政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8337”发展思路和区市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总干”精神,团结带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4.1亿元,增长8%;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9.4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7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242元和13829元,增长10%和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6亿元,增长11%。
一、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围绕“打基础、建园区”,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投资1.1亿元,实施了工业园区220千伏变电站、5.3公里道路、黄河浮桥、桥涵扩建及绿化亮化等工程,有力提升了园区承载能力和整体形象。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2亿元,上缴税金1.9亿元;实现总产值54亿元,增长10%。全面启动了中小企业创业园区规划建设,扎实推进了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配套工程,总投资8.7亿元的12个项目达成入驻意向,振森中高密度纤维板项目已开工建设,还有7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全力推进项目引建,年内实施重点工业项目33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9.3亿元。蒙电、协和7万千瓦光伏电、华拓矿业1500万吨干选站等17个项目建成投运,东立75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西沙德格300万吨钼矿选矿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特别是鑫型日处理100万方天然气制LNG、北方龙源5万千瓦风电、裕业2万方沙柳木板材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落地,有望成为拉动经济新的增长点。围绕“保运行、稳增长”,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节本增效、减负纾困,尤其是通过争取电力优惠政策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2亿元。预计全旗规模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9.2%。围绕“降能耗、减排放”,实施节能技改和过剩落后产能淘汰项目5项,预计重点用能企业实现节能量3.11万吨标煤,万元GDP能耗下降2%,削减化学需氧量6.8吨、二氧化硫3100吨、氨氮0.5吨、氮氧化物7892吨,圆满完成各项节能减排任务。
(二)农牧业发展持续向好。坚持打基础、管长远,实施中低产田改造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4万亩,完成滴灌配套5万亩,清淤各级渠系428条302公里,黄灌区三年排水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232.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7.7亿斤。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全年申报农牧业龙头企业20家、乌拉山肉羊和黑柳子白梨脆地理标识2个,新增“三品”认证12个。扎实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等重点工作,年内新增设施农业6100亩,新改建规模化养殖场61个、家庭生态牧场10个,肉羊饲养量达到361.4万只,特别是与蒙羊公司达成总投资31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为促进我旗肉羊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加快提升农牧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80%,建设市级万亩综合科技示范园区2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3个,进入国家科技进步旗县行列。扎实推进禁牧转移、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造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造林绿化13.7万亩,实施禁牧374.7万亩,草畜平衡193.5万亩。
(三)城市宜居水平大幅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五城同创”决策部署,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建管水平。启动了乌拉山镇城区控制性详规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推进城市改造提升,争取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和奖补资金3.8亿元,盘活棚改项目16个,建设回迁房1450套。投资3700万元,完成了30公里19万平米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投资1.4亿元,开展了110国道城区段综合改造,实施了道路两侧拆旧建新、立面整治、通道绿化、街景亮化等工程,完成核心段4万平米路面更新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打通断头路2条,新建改造排污、供热、供气、电缆入地等地下管网39.4公里,实施老旧小区节能改造6.8万平米。完成城东卧羊台城市森林公园、城西农业综合生态示范园造林绿化2000亩,城区园林绿化250亩。
(四)三产服务业快速发展。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1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3%。新增服务业规模企业3户。在抓好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推进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全旗旅游景区建设投资完成5950万元,建成了乌拉特部落水世界、公田农庄、哈萨尔文化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公田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预计全年接待游客7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亿元。电子商务产业破题上路,制定了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建设了电商产业园。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电商与生产加工业、传统商贸业和创业就业相融合,培育发展电商主体177家。
二、办实事、惠民生、促和谐,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
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截止11月底,旗财政投入16.9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占总支出的72.3%。
(一)“十个全覆盖”工程普惠群众。全年投资11.2亿元,实施了危旧房改造修缮1.3万户、街巷硬化354公里、农网改造241公里、新改建标准化卫生室30所、安全饮水16处惠及3700人、新建乡镇幼儿园3所和学校初中部1所、建设80所便民连锁超市及配送中心、安装广播“村村响”设备152套、配套文化活动室64所、新改建文化活动中心31个、新建文化活动广场53处等工程。以包兰铁路、京藏高速、110国道等主次干道沿线综合整治为重点,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发动群众,拆除危旧土房4856户,清理“五堆”341吨、完成造林1.37万亩。在全力推进全旗93个行政嘎查村、59个农牧分场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将覆盖面又拓展至254个中心村和343个自然村,努力让工程实施普惠群众。
(二)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紧抓扶贫攻坚不放松,大力实施32个“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项目,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亿元,6600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农牧民转移就业3.4万人,依托6家创业园孵化基地,带动就业4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8万人和4.8万人,新农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工伤、生育、失业参保人数稳定增长。持续加大对各类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认真落实“三个一”惠民政策,发放各类救助保障资金1.5亿元。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公租房4045平米、116套。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民族教育园区、长胜学校和大佘太等4所城乡幼儿园建成投用,配备完善教学设施设备,教育信息化稳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效。选派12所学校112名中小学校长、教师进行轮岗交流。高中考均名列全市前茅,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行旗直公立医院改革,取消了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实施了中蒙医院、2所苏木镇卫生院等工程,在牧区开展了“健康保障小药箱进牧户工程”。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哈萨尔??宝古德祭祀》、《杭哈民歌》入选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我旗被列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国家级综合标准化试点和自治区级示范旗。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培育发展传习所、书画基地、文化大院等非盈利组织23个。
(四)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进依法治旗,组建了相关工作机构,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制度和举措,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普法用法等工作,全社会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日益浓厚。坚持以法治思维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进京非访得到有效遏制,健全完善了“诉前联调、司法确认”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就地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纠纷,旗法院被确定为自治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广“4+X”网格化管理。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深入开展了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环境综合执法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等行动,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
三、抓重点、攻难点、求实效,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
把落实顶层设计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年启动改革任务111项(其中,国家级试点2项、自治区级试点3项、市级试点7项,自行开展14项),形成改革成果306个。认真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提出的三项重点改革任务,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试点开展订单契约型、“公司+基地+农户”型、企业带动型等农企合作模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开展了矿产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统筹实施了造林绿化、草原恢复、节水限采、污染治理、技改升级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申报公田村为国家级生态村,乌拉山镇盐海村、白彦花镇和顺庄村等4个村获评市级生态村;创新开展对蒙合作,申请设立企业自用型保税仓库。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步伐,办理程序和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新增市场主体3086户,增长12%。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了工商、质监和食品药品,卫生和计生等部门的职责整合。农田水利、广播影视服务、扩权强县等国家和自治区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各领域改革任务扎实有效推进,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得到破解。
四、转作风、强管理、严纪律,管党治党水平显著提升
(一)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带头讲党课、抓学习、严整改,在常委班子的示范引领下,旗几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都严格按照要求,边学边查边改,高质量开展了3个专题研讨,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的14个问题,完成11个;梳理出“不严不实”问题30个,全部整改;开展了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排查梳理和整改落实,约谈和党纪政纪处分相关责任人113人。强化各级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将专题教育向科级领导班子延伸,扎实践行“严、实”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市配套规定,整体作风明显改进。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完善了“两核查、六把锁、两评价”任前考察把关机制,制定了干部选用职数预审和全程纪实办法。全面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领导班子和干部日常监控督考联动等区市改革试点,制定了《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干部召回管理》等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年内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7人。健全了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制定了预警约谈制度,约谈33人。认真开展8个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消化率达到74.4%,企业兼职干部全部清理规范,干部档案审核确认全部完成,清理吃空饷31人。同时,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选树了3个人才工作示范点。
(三)筑牢党的基层组织堡垒。圆满完成了93个嘎查村“两委”换届,同步推选了村务监委会,创新完善村级班子和干部分类管理、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农牧区“5+N”党员星级化管理和“2345”发展农牧民党员等工作机制,12个三类嘎查村全部完成转化。嘎查村活动阵地实现全覆盖,面积达标率由去年的79.6%提高到现在的93.5%。新改建村民小组活动室22个,建有村组活动广场109个。按照标准兑现嘎查村干部待遇、运转经费、党员活动经费,8个嘎查村推行社区化管理。实行“区域化联合党委”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和精细化服务活动。成立了旗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规模企业党组织实现全覆盖,新组建16家非公企业和7个社会组织党组织,递增率分别为32.6%和14.9%。同时,全力做好统战工作,制定了《加强全旗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民主协商制度,为推动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四)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年内组织召开5次常委会研究相关事项,督促责任领导和部门抓好落实。全力配合区市党委巡视组开展工作,自治区党委巡视组交办案件56件全部办结,转办案件65件,办结62件,其余3件正在办理;市委巡视组交办案件3件全部办结。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为各苏木镇配备了纪检书记和专职纪检干部。创新完善纪检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了巡回纪检监察室,强化对苏木镇、农牧场纪律监管;采取单独派驻和归口派驻两种方式,充分整合现有纪检干部人员力量,成立了5个联合纪检监察组,采取专项督查、巡回督查等方式,实现全旗党政机关派驻机构全覆盖。今年以来,旗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案件418件,立案68件,处分84人,起到了警示震慑作用。
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上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运行困难重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传统产业受限收缩,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整体产业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低,等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不断完善思路、创新举措,切实予以整改,全力推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努力开创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