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乌拉特前旗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乌拉特前旗政府门户网站 2010年09月29日 编辑: 来源:乌拉特前旗政府网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二OO六年一月二十日在乌拉特前旗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旗人民政府旗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00五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旗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参与配合下,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早日走进自治区先进旗县行列”为目标,克服了重重困难,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团结奋进,圆满完成了十四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五”规划。预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02亿元,增长2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3.8亿元,增长11.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0.99亿元,增长31.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23亿元,增长19.3%。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1.3:41:27.7调整为29.4:44.6:26,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完成3.86亿元,增长3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006元和4239元,分别增长15.9%和2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5亿元,增长33.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农牧区经济稳步发展,农牧民得到了更多实惠。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32亿斤,比上年增加1亿斤;发展各种农产品基地23个,与旗内外企业签定订单80万亩,建成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0万亩。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6.5%;牲畜饲养量达到了313万头(只),增长15.1%;其中羊饲养量252万只,增长31.7%,建成肉羊养殖小区100个;奶牛饲养量达到了18620头,增长63.3%,新建奶牛养殖小区22个、奶站20个;种植牧草25万亩,新建标准青贮窖池12637个,标准窖池总数达到19559个,青贮能力达到4.6亿公斤,青贮入户普及率达到37.96%;完成畜种改良140.6万头(只);防疫密度达到了100%,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确保了“外疫没有传入,内疫没有发生”。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农牧民产业化收入占到了人均纯收入的57%。完成了退耕还林、通道绿化、速生丰产林等造林36万亩,是计划任务的3倍。全面完成了六期农业综合开发5个项目区的建设任务,改造中低产田2.8万亩。6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通过实施“万户温饱工程”,使910人脱贫。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395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7万亩,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12.4万亩,红山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黄河防凌防汛应急抢险工程、山洪治理工程分别完成投资1850万元、2238万元和228万元,各项工程按预期目标稳步推进。农业税全部取消,农牧民人均减负126元。

  ----工业经济实现了新跨越,工业主导战略全面推进。全旗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2.99亿元,同比增长41.5%;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0.8亿元,增长47%;规模工业企业上缴税金2.3亿元,增长54.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7.4%。化肥、铁选、冶金等产业发展势头旺盛,潜力正在显现。大中、乌化、乌电、塞外星华章、临化、美利北辰等重点骨干企业发展迅猛,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六户企业全年共完成税收2.19亿元,占到了全部规模工业税收的95.2%。百万元以上35个工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完成目标的120%,乌电三期扩建、大中公司铁资源综合开发、乌化公司28万吨合成氨扩产、塞外星华章碱回收等项目进展顺利。年内新增产能80万吨水泥、20万吨工业灰、70万吨铁精粉、20万吨氧化球团、20万吨还原铁。

  强化矿业秩序整顿工作,开展了全旗矿业秩序整顿大会战,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地遏制了私采、盗采和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共取缔、关闭非法采矿点30多处,共查处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44件,清缴矿山企业税收2903万元。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监督机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全部进行了关闭。

  ----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亮点不断凸现。城市中长期发展框架基本搭建,开展了新区和旧区战略性规划论证,完成了乌拉山镇新区、卧羊台生态公园和退水渠带状公园等一批专项规划。全年完成城市开发建设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增长11%。五星、萌业农贸市场和嘉业、凯利莱商场已投入使用,物流配送中心全面启动;路网贯通工程取得了新进展,东风大街西出口、红旗大街北延伸段等六条道路竣工通车;环岛和绿岛工程初步完工;旧城区标志性工程——天义购物广场已投入运营,文化中心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新区道路广场绿化、亮化和拆墙透绿工程进展顺利;住宅开发有序推进,全年共开发10.47万平方米。城市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投资1700万元的城市工业污水合排工程建成投运,实现了对黄河的零排放;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获得区发改委核准,并取得了项目的支持性贷款,同时与北京首润集团达成了利用污水处理循环供水项目建设协议;城区改厕、垃圾处理、巷道硬化、排污入巷等便民工程扎实推进;物业管理和供热服务逐步趋于规范,城市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乌拉山镇由“五星级”顺利晋级为“六星级”文明城镇行列。

  ----招商引资空前活跃,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资金13.5亿元,其中,国内(区外)资金7.93亿元,增长64%,居全市第二;引进区内(市外)资金5.59亿元,增长53%,居全市第一。一批牵动经济大局的大项目正在加紧运作,势头喜人。维信公司年产30万吨金属镁一期3万吨项目已获区发改委核准,融资顺利,有望落地;400万吨钢联项目,已与包钢签订了框架协议,首期120万吨氧化球团项目有望在今年开工;澳大利亚风力发电项目测风工作开始启动;临海化工50万吨PVC项目已获区发改委核准,正在寻找合作伙伴,“6改10”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共撤并完全小学12所,撤教学点4个,校变点7个,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接收农管系统学校6所;分流教师122人,聘用缺科教师136人;共发放“两免一补”资金602.1万元,24509名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五中、六中、一完小、三完小教学大楼已投入使用;高考成绩连续五年居全市前列。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为7.4‰,评为全区12个计生工作先进旗县之一。社会保障工作明显加强,共发放城镇低保金329万元,发放养老金2961万元,安置城镇失业人员212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95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3198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完成53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新建房屋3360平方米,经过不懈努力,向上争取资金230万元,用于解决国有企业转制遗留问题。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共转移29898人。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乡镇苏木由18个减少到9个,分流人员111名。共撤并机关事业单位12个,精简分流人员106名。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在教育、公检法、卫生等部门公开选拔了部分领导干部。文化事业不断繁荣,乌兰牧骑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巩固和扩大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成果,全年新增7100户。加强电网建设,完成了第一批城网改造工程。提前一年开始启动“村村通油路工程”,投资3486万元,新修通村油路96公里。继续组织实施了“农牧民健康工程”,农牧民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食品药品市场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认真组织了“开门大接访”活动,接待上访群众150余人次,妥善处理涉访案件32起,停访息诉率达96.3%。全年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668起,捣毁犯罪团伙16个;“四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法律援助工作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圆满完成了经济普查和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不断加强环保执法检查,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了专项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民族政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审计、监察、优化环境、纠风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人大的各项决议、决定,积极采纳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共办理人大代表批评、意见66件,政协委员提案85件,采纳政协常委会意见4条,办结率为100%。一年来,驻旗各单位、各农牧渔场、各企业、驻军武警部队,也为我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向大会郑重报告,在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旗人民政府向全旗人民承诺的四件实事已基本完成。原黑柳子镇政府到李虎渡口油路工程竣工通车;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一期蓄水工程已完成,二期处理工程即将投入建设;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后山发射台已建成使用;多功能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旗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旗人大、政协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旗各族人民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为我旗发展改革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还不够,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思路不宽、勇气不足、办法不多、责任性和紧迫感不强的现象;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宽、效益不高;工业经济受资金、电力、运力等因素制约的局面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业链条短,产业发展的内源力量不足;城市化水平不高,承载和服务功能急待提高;虽然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但可用财力少,对事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生态、环保等问题仍然存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步伐缓慢,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挑战与机遇并存,挫折与收获同在,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积累的经验更加宝贵。我们也真切地体会到: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真本事;只有坚定信心不动摇,团结一致谋发展,强化措施不松懈,狠抓落实不放手,才能不失时机、成就发展大业;只有增强责任性和紧迫感,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破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事业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让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才能凝聚人心、营造合力,向着既定的发展目标奋勇前进!

  2006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十一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及“十一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区市两级全委(扩大)会议的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旗委十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发展战略,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城镇化和工业化两大主题,瞄准四大目标(构建新型工业城镇体系,打造大型重化工业基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推进四大进程(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前实现达小康的主要指标,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营造繁荣和谐的乌拉特前旗,实现早日走进自治区先进旗县行列的宏伟目标。

  主要奋斗目标是: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5亿元,增长18%,力争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完成4.83亿元,增长25%以上,力争实现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争取完成 45亿元,增长2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到“十一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0%;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两位数增长,分别达到12900元和6900元;实现人均GDP3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000元。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要努力实现六个新突破:    

    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在构建新型工业城镇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城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辐射带动能力就越强。因此,200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牢固树立抓城镇化就是抓先进生产力、抓新型工业化、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按照旗委十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城镇化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实施新区带动战略,完善城镇空间布局,创新经营城镇理念,塑造城镇个性特色,提升城镇竞争力,加快以乌拉山镇为核心,苏木镇区和黑柳子重化工基地为重点的城镇化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力争使城镇化率每年以1.7个百分点的幅度增长,今年达到29.7%,到2010年达到36.5%,2020年达到60%,城镇人口达到20万以上。

  (一)加快规划编制步伐,构建完整的城镇化网络体系。规划决定着城镇建设的方向和质量,是经营城市、发展城市的纲领和依据;城镇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品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今年筹资300万元以上用于城镇规划编制,重点修编乌拉山镇2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编制2006-2010年乌拉山镇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卧羊台8.6平方公里生态公园总体规划和新区一期5.8平方公里详细规划;完成退水渠3公里带状公园详规和城区供热、供气专项规划,年内力争使乌拉山镇详规覆盖率达到85%以上。争取编制完成8个苏木镇区建设规划;进一步科学论证黑柳子重化工业基地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建制镇详规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规划编制要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和连续性,并结合实际体现乌拉特文化特色。前瞻性要突出超前和长远意识,保证二十年先进,五十年不落后,甚至塑造百年经典;科学性要集中体现实事求是,制定规划实行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并通过发放征求意见稿、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连续性则要突出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思想理念,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守住“红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越“线”搞建设,确保城镇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编制城镇规划要充分体现我旗的历史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城镇文化体系。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新区带动旧区发展战略。城镇建设是城镇化的重点工作,是展示城镇化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继续完成在建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城镇建设要力争完成投资7.9亿元,保证完成5.34亿元。建设重点要转向乌拉山镇新区,通过开发建设新区,带动改造旧区发展。新区建设要遵循“一年打基础、两年见雏形、五年上规模、十年成气候”的步骤,通过迁移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带动建设一批办公楼、住宅楼,到“十一五”末,力争形成新区主体框架。在加快新区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旧区改造要按照“两年大突破、三年大建设、五年大变样”的目标,突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紧盯污水处理项目,争取在年初开工建设;通过争取国家贷款或招商引资,力争早日开工建设集中供热工程和燃气卸气站。“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形成“新区与旧区建设同步,市政设施与城镇建筑配套并举”的新格局。

  2006年,重点实施“路网贯通、绿地亮化、公共建筑、便民利民、样板住宅”五大工程。路网贯通工程:筹资3620万元,重点完成东风大街改造,打通红旗大街北段、民族路北段,新修滨河路、六中路、市府北路。争取筹资1150万元,力争拓宽改造红卫路、民东路、北环路东段。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改造110国道过境段,在完成新区1.5-2平方公里土地收储的前提下,由城投公司筹资3.36亿元配套建设新区道路,力争达到“七通一平”。绿地亮化工程:筹资430万元,重点绿化建设一中北侧游园,扩建林海公园;筹资60万元,完成两个环岛绿地工程,启动卧羊台生态公园绿化工程和退水渠带状公园建设工程;继续完善一完校、三完校、旗医院等单位的拆墙透绿,争取“一年起步、两年见绿、五年成形”;积极争取引资,力促牧民广场开工建设,集中解决水利路、团结路、政法路、六中路等次干道的亮化问题,逐步消除道路无灯区。在此基础上,要划置交通安全标线,增设交通信号指示设备,保证所有道路有序畅通。公共建筑工程:筹资1920万元,完成地税、检察院、财政办公楼建设;在积极引资和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筹资1.59亿元,争取完成乌拉山镇政府、民政、烟草公司办公大楼和旗六中宿舍餐饮楼、旗职业中学教学楼、旗医院综合楼、老年公寓楼等公共建筑工程。便民利民工程:政府投入100万元引导性资金,筹资770万元,新建厕所30座、垃圾池点200处、垃圾转运站5个;硬化50条巷道,实施10条排污入巷工程,新上果皮箱100个,购置环卫车3辆、吊链车1辆、垃圾箱30个、垃圾桶200个。争取在新建主要街道上配置盲人道,体现城市建设人性化。样板住宅工程:按照“统一规划、连片改造、分期开发”的原则,立足高品位、精品化、成规模,争取引资1.3亿元,重点加快红卫路两侧和振兴大街的开发进度,确保开工建设天义花苑、林海景苑、和平家园、振兴小区、学府花苑等共计13万平方米住宅,其中在规划区范围内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万平方米。同时,配套完善小区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力争形成样板小区。

  (三)强化管理措施,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坚持“建管并举、双管齐下”的方针,要以打造精品建筑、创建优良样板工程为目标,加强和规范建筑企业的运营程序,严把设计、招标、施工、验收每一道关口;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管措施,改进质量监督机制,加大对强制性、安全性标准的执行力度,促进建筑市场稳步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城市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专项治理,努力形成长效机制。重点对城区乱停车、乱摆摊、乱倒垃圾等行为进行联合整治。对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地段,严格落实单位、门点四包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环卫工人工资每月增加100元,并积极探索招标拍卖街路保洁权机制。要按照争创“十星级”文明和谐城镇的要求,不断深化乌拉山镇街道办事处的管理改革,抓好社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加快完善物业管理、供热服务、社区卫生等管理制度,集中解决好小区居民与物业公司、供热站的矛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大力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共建文明卫生城”等主题活动,增强全民建城、管城、爱城、护城意识,形成全民动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宣传引导,依法推进征地和拆迁工作。随着我旗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破解征地和拆迁制约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先进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谁突破了土地和拆迁制约,谁就能先发展、大发展、率先发展。因此,今年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做好新区土地收储,整合旧区土地资源,力争在征地上实现新突破。拆迁工作要严格按照城镇建设规划,严格遵循拆迁“主体合法、程序合规、补偿合理”的基本要求,在旧城改造中,坚持依法拆迁、有情拆迁,依靠货币补偿、产权调换、小区安置等多种办法,切实保护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重点要加快城镇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步伐,逐步解决好经济困难户、拆迁户等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认真引导群众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请求,对少数“以闹取利”、瞒天要价、扰乱拆迁市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法行为,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办理。本着动手早、不影响重点工程建设的原则,春节前要对今年安排的拆迁任务开始动迁,争取加快拆迁进度。

  (五)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城镇建设市场化运作步伐。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今年我们要依托有实力的企业,组建城市发展投资公司,做大融资平台,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实现不增加财政负债和“借钱办事”的目标。要依托城投公司,用足用活外部资源,主动承接开发银行城市信用额度贷款和自治区土地储备中心贷款以及其他商业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积极培育新区土地市场,认真做好土地储备、拍卖、有偿出让,带动土地升值。加强城市公共项目建设,通过公共项目大力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紧密联系当地金融系统,争取银行对城市建设的资金支持;继续盘活现有的国有资产,筹集城镇建设资金;集中捆绑一批项目资金投入城市开发建设,真正做到用好上级一块、盘活自己一块、激活民间一块,做大城建资金盘子。在争取城市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加快城市无形资产经营,通过转让、拍卖、租赁公共汽车线路经营权以及公园、道路、桥梁冠名权,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要以项目带开发,以路带房,以房修路,实现滚动发展。

  二、突出大型重化工基地的主攻目标,在构建产业链条化、企业集群化、经济循环化上实现新突破

  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的发展要紧紧围绕“两横两纵”经济带和“五大产业”平台,依托四个工业聚集区,以现有企业技改扩建和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区域协作和资源整合为动力,紧盯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构建链条化产业、集群化企业、循环化经济的发展战略,突出煤化工产业,全力打造大型重化工基地。200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要达到51亿元,增长3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增长40%以上;二产增加值占GDP的47%以上;努力使全部工业实现税收3.5亿元,其中6户重点企业实现税收突破2.9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一)调整工业布局,构建工业发展新框架。

  我旗调整工业布局要依托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思路,明确功能定位,突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重化工产业向前山沿黄河一带集中,高耗能、资源型产业向后山资源富集区集中,工业企业整体向基地集中”的战略,着力构建四大工业聚集区,努力使四大工业聚集区工业总量占全部工业总量的80%以上,构建现代化工业新框架。

  第一,以打造化工、电力、清洁造纸三大产业链为主,着力构建乌拉山镇工业聚集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积极顺应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工业布局调整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使城市开发战略与工业产业升级同步推进,相得益彰。根据乌拉山镇的发展规划,将乌拉山镇的工业布局定位在环保型产业上,重点发展化工业、电力业、清洁造纸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配套发展一批小运量、无污染、低能耗的城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十一五”开始,逐步将有条件的企业向城外疏散,大化工产业要向桥南工业基地集中。按照这一布局规划,着力打造三条产业链。一是以乌化公司、临化公司为平台,构建煤化工、PVC产业链。按照“煤炭--焦炭--合成氨(甲醇)--下游产品”的发展模式,围绕合成氨、甲醇,把煤化工产业链做大做强。2006年,要力保乌化公司32万吨醇氨项目在前半年投入运行,同时完成40万吨醇氨填平补齐项目。依托主体工程,实施3万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5万吨双氧水、5万吨浓硝酸、5000吨混甲铵等项目,预计到年底,乌化公司主、副产品产能突破50万吨,产值达到7亿元。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新上100万吨捣固焦、20万吨甲醇、10万吨重质纯碱、10万吨氯化铵、1000吨二甲醚等项目,逐步达到年消化300万吨原煤的能力,把乌化公司打造成集炼焦、化肥、精细化工、发电、水泥等为一体的大型化工集团,年实现产值30亿元,塑造成全旗产业聚集和循环经济的缩影和典范。按照“石灰石--电石--PVC--下游型材”的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把PVC产业做大做强。2006年,要实施完成临化公司PVC“6改10”项目,同时要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乌拉山镇的PVC产业发展到20-50万吨。二是按照“煤水--发电--废渣利用”的发展模式,依托乌拉山电厂,把电力产业链做大做强。今年,要着力实施北京首润水务公司工业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积极争取国电2×30万千瓦热电联产等发电项目,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乌电四期等电力项目列入国家计划的盘子。三是按照“延伸浆纸、清洁生产”的要求,改造生产工艺,发展低消耗、低排放的清洁造纸工业。今年要力争消化现有商品浆,加快实施塞外星华章公司6万吨浆转纸、5万吨脱墨浆项目,力争在“十一五”末使全旗的浆纸生产规模达到30万吨。要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发展下游纸制品,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要围绕清洁生产,处理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推进中段水闭路循环项目,实现低排高效的目标;二是通过限浆增纸的措施,减少排污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三是通过碱回收项目,有效处理黑液,实现达标排放;四是确保蒸煮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减少废气排放量。确保塞外星华章碱回收工程投入正常使用,美利北辰公司碱回收工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并投运。两家造纸企业要全面改造完善治污设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彻底实现治污去臭,达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通过打造上述三条产业链,努力使乌拉山镇的工业总量达到全旗工业总量的50%以上,为这一地区的城市建设和人口聚集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第二,以打造煤化工、钢铁冶炼、五金制品产业链为主,全力打造乌拉特重化工基地聚集区。按照全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为充分利用黑柳子地区临近包头、鄂尔多斯的地域、能源优势,我们要在黑柳子地区加快建设乌拉特重化工基地,从而带动整个乌拉山南麓经济带实现快速发展。今年要启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包钢洽谈、签订协议的进程,努力引进项目。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打造两条产业链。一是煤化工产业链。要依托现有的乌化和乌电两大平台或引进新企业,按照“煤炭--焦炭--合成氨(甲醇及下游产品)”的链条,集群化发展;在基地规划100万吨煤(天然气)制甲醇、3×52万吨尿素和30万吨PVC等项目。二是依托大中、包钢等企业平台,按照“铁矿石--铁精粉--氧化球团(还原铁)--钢铁冶炼--五金制品”的产业链条,并发展配套相关项目,建设20万吨粉末冶金配套60万吨还原铁、120万吨氧化球团、400万吨钢联和3万吨金属硅项目,同时加快建设建筑、装饰、机械、日用、工具、家具标准件等五金项目,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产业链条,做大基地经济总量,建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以打造金属镁及下游产品产业链为主,继续做大沙德格工业聚集区。我们要以后山工业基地现有产业为基础,以资源和关联产业为纽带,以项目为支撑,整合白云岩、硅铁矿、石灰石等资源,扩张、延伸、配套产业。按照“白云岩--矿粉--金属镁--镁合金型材--五金制品”、“硅--镁--稀土--硅镁稀土合金”等产业链条,打造金属镁及硅系列产业。今年,要力争促成维信公司30万吨金属镁一期3万吨项目的实施,力争完成1万吨硅镁稀土合金项目。同时,要做好测风工作,使澳大利亚风电项目和隆源公司风电项目尽早落地建设。

  第四,以打造氧化球团、还原铁、建材产业链为主,着力建设沿固察线工业聚集区。要充分利用这一区域的工业聚集效应和区位优势,沿固察线整合两山腹地丰富的铁矿、石灰石等资源,利用旗内外两种资源打造两大产业链。一是“铁矿--铁精粉--氧化球团(还原铁)”产业链,年内力争大中公司铁精粉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左右,并争取120万吨氧化球团项目早日落地建设,促成香港潘氏集团60万吨还原铁项目落地建设。积极鼓励其它铁选企业,通过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其他铁选企业年内力争生产铁精粉60万吨左右,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10万吨以上规模的铁选企业达到20家,年设计铁精粉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把铁矿采选业培育成我旗的又一大支柱产业。二是依托佘太水泥和同达建材两个平台,构建“石灰石--熟料--水泥(工业灰)”产业链,并发展耐火材料、砖瓦等新的产业链,做大做强建材产业。年内推进同达建材6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面达产达效,力争水泥行业走出低谷。随着蒙古国到我旗铁路的建设,做好承接蒙古国资源落地加工的项目准备。

  (二)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坚持内生和外引两手抓,增强发展的动力。

  我们一方面要围绕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充分利用好鄂尔多斯、包头、蒙古国独有的资源,策划引进像电力、钢铁、PVC、煤化工、镁合金这样的大项目、大企业。另一方面,以我们现有企业为平台,既要通过自身的技改扩建、升级改造扩大总量;又要主动与国内外大企业联合,实现两种资源互补,两种资本汇集,两种力量整合,两种项目培育,两种动力推动,两种渠道发展。

  在激活内生动力方面,我们要坚持远近结合、长短兼顾、大小统筹的原则,在抓好现有企业技改扩张和做大做强的同时,要注重发展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强的“短平快”项目,使项目建设梯次搭配,发展谋划一批,建设一批,形成科学合理的项目建设体系。要克服“偏大弃小、重外轻内”的思想,对全旗现有企业计划实施的各类大小项目进行分类排队,都要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步骤,积极为项目实施提供服务和支持,每个项目都要确定专门的领导,确保项目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在借助外生动力方面,全面实施招商引资和开放带动战略,要树立“大引进促进大发展”、“大小配套促进全面发展”的理念,广借外力,激活内力,增强实力。一要突出“大”字谋大项目。要立足资源、交通、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围绕主导产业,继续策划和引进事关全旗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促进大发展。看准的项目,要举全旗之力,不惜一切代价力争早突破。二要突出“好”字谋配套项目。要按照集群化、链条化组合的要求,引进配套关联项目,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三)大力整合四种资源,为加速发展工业经济提供资源保障。

  我旗工业经济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工业,我们已确立的发展战略主要是立足于各类资源优势。我旗虽然资源富集,但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如不根据我们的发展战略去整合利用,这些资源就不会变为经济优势,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就没有“支撑”,实施发展战略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因此,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意义极其重大,我们要紧紧盯住不放,采取强有力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整合利用好水资源。要坚持“农业节水、补贴工业、工业增效、反哺农业”的原则,调整水资源的使用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使用效益。重点做好四件事。第一,积极向黄委争取工业用水指标,增加水资源指标储备。第二,加强政府对水资源一级市场的垄断管理权,出台严禁新开荒打井、定额用水、超定额加价、加强水资源征管等制度,使水资源进入国民经济重点控制类资源序列。第三,在工业领域推行分类用水制度,降低用水档次,鼓励使用微咸、微超矿化和劣五类水,除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蒸汽锅炉用水外,其他工业用水一律不得取用阿力奔的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第四,要建立体现水资源稀缺性的水价格体系,用经济杠杆调节水在各产业、各环节之间的分配。二是整合矿产资源。要坚持矿山资源向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集中,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原则,突出抓好三项工作。第一,搞好矿山资源的规划,调控矿山工业合理有序发展。第二,加快资源勘查,强化资源储备。一方面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加大矿山资源勘查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另一方面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测的投入,努力寻找新的矿产资源。第三,进一步整顿矿业秩序,实现矿产秩序的根本好转。建立健全矿山秩序整顿组织实施机构,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坚决取缔无证探采和以采代探;坚决制止采富弃贫、大矿小开、破坏环境等掠夺性开采行为;坚决淘汰设备、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浪费资源的矿山企业;坚决打击偷逃税款、扰乱矿山秩序等行为。努力为我旗谋划的大项目、大企业提供资源支撑,建立诚信为先、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保护环境的矿业秩序。三是整合土地资源。要坚持管理与开发并重,土地资源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原则,严格控制开荒打井,严厉打击乱占地行为,使土地向城市和工业倾斜,向拉动经济增长区域集中,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多利用非农田地,对于发展需要占耕地的,要通过开发荒滩置换土地等措施,达到土地使用量占补平衡或略有盈余。四是整合人力资源。我们要以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才,广泛吸纳外部人才,将学经济、学管理的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向工业和城市管理岗位聚集,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上实现新突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划时代的历史性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旗委十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农牧区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进一步提升“肉羊、奶牛、番茄、葵花、枸杞”五大产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更多的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全面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全旗第一产业增加值要达到14.9亿元,增长8%。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2006年,将粮经草比例调整为50:35.3:14.7。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一是进一步扩大饲草料播种面积。全旗优质牧草及饲用玉米播种面积要达到65万亩,占到总播面积的38%。其中,专用青贮玉米要发展10万亩以上,确保全旗5万多养殖户户均达到2亩。二是提高订单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围绕旗内外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面积82万亩、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面积124万亩,占总播面积比例分别达到48%和73%。同时,进一步规范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及制种市场管理,促其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加快建设七个优势特色产业带:即前山5万亩枸杞,后山3万亩杂粮、2万亩药材,套内3万亩瓜类、1万亩大白菜、0.5万亩水产养殖,乌梁素海周边300万只肉鸭养殖。四是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力度。今年重点推广优质春小麦标准化生产、向日葵提质增效综合栽培、青贮玉米综合配套栽培及番茄丰产栽培等十项实用新技术,推广面积要达到9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56%。在前山、后山和套内各建一处高标准、高质量、规模较大的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通过高新技术典型示范来带动种植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以肉羊、奶牛为重点,以增数量、提效益为突破口,切实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年内,要争取协调专项贷款3亿元,旗财政安排资金300万元,重点用于肉羊、肉鸭、牲畜品种改良、青贮、疫病防治及机具设备等专项扶持补贴,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努力使畜牧养殖业在一产中的比重达到34%,农牧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今年全旗牲畜饲养量力争达到350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2%,其中羊饲养量要达到310万只、奶牛饲养量要达到2.4万头。年内争取建成150头以上规模奶牛养殖小区20个,5000只以上规模肉羊养殖小区100个,高标准人工授精站点9个,在前山、后山和套内各建一处肉羊纯繁场,肉羊纯繁户要达到150户,建肉鸭养殖大棚100栋,奶站10个,标准化棚圈1000座,标准化青贮窖池6500个,年内标准化窖池入户普及率要达到50%,秸杆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大动物疫病防治力度,完善各种防控预案,特别是要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动物疫病防治率和免疫耳标佩戴率要全部达到100%。实施好60万亩天然草场的退牧还草工程。进一步落实以草原“双权一制”为重点的政策措施,严格依法规范草场使用权流转,认真解决非牧民占用牧区草场从事农牧业生产的问题,推进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的实施,确保草牧场得到永续利用,实现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以强龙头扩基地为基础,以提高农牧民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为保证,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一是继续加快肉羊、奶牛两大产业的发展步伐。肉羊、奶牛作为我旗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首选产业,我们一定要紧盯不放。特别是奶牛业,我们不能因市场的暂时波动,就动摇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而是要在市场低谷时,积蓄竞争实力,为迎接市场升温做好储备。要继续加强与外部龙头企业的合作,并积极扶持发展旗内开泰肉业等乳肉加工企业,要整合捆绑农、牧、林、水、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肉羊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切实解决好养殖基地与加工企业的对接机制问题,努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市场共同体。二是进一步做大番茄产业。要紧紧抓住巴彦淖尔市打造全国第二大番茄生产基地和中粮集团在河套地区建设30万吨番茄厂的有利时机,本着点面结合的原则,争取在乌拉山镇、大佘太镇、新安镇引进建设3个番茄加工企业,带动城区周边、前山地区、井灌区及套内地区的番茄种植业,利用3-5年时间,力争新增番茄基地10万亩。同时,支持泰盛公司新上番茄及马铃薯加工生产线,发展番茄小包装,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年产10万吨番茄酱、10万吨脱水菜的生产规模,使全旗农牧民从种植番茄中人均增收2000元。在种植番茄中,要根据各种植区的实际,分类种植、分区推广,特别要认真研究早、中、晚品种搭配,积极推广温室育苗、地膜坑种等栽培技术,尽量提前和延后番茄采摘期,排开上市时间,实现均匀上市,农企互利双赢。三是大力提升葵花产业的效益水平。近两年的实践证明,杂交花葵的产量和效益是普通花葵的2倍。所以,今年我们要大力推广引进花葵新品种,力争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良种使用率达到100%。以花葵质量和规模为依托,加快引进炒货加工企业,力争用2-3年的时间,形成基地龙头相互配套的花葵支柱产业。在杂交花葵种植上,要严把种子质量关,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种坑农害农行为。四是充分挖掘枸杞产业的发展后劲。首先,继续扩大枸杞种植面积,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本着增加收入、改善环境的原则,加快枸杞基地的扩张,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其次,依托规模和品牌效应,加快引进枸杞深加工项目,到“十一五”末,力争形成10万亩枸杞基地、1万吨枸杞加工能力的新型枸杞支柱产业。五是积极发展肉鸭养殖这一新兴产业,年内力争突破100万只肉鸭养殖目标,使其尽快成为环乌梁素海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在重点建设上述各类产业中,我们要积极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牧民合作组织。年内,计划发展农牧民合作技术组织75个,农牧民经济人队伍要突破5000人,力争使60%以上的农牧户参与到合作经济组织中,70%以上的农畜产品进入组织化体系,农畜产品基地面积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真正实现农牧户、市场及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水利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7亿元,完成黄灌区农田五配套9.6万亩,平地缩块15万亩,渠衬节水面积5.8万亩。完成6座分干沟的清淤及6座分干沟扬水站改建工程。完成黄河四科河头险工续建及红山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大佘太水库除险加固及先锋集中供水工程,争取阿古鲁水库除险加固及新安、大佘太集中供水工程立项建设。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调度,严格执行水权由水务部门统一管理的制度,提高节水意识,制定节水规划,井灌区要按照全部实行衬砌节水和管道输水的原则进行规划实施。严格控制开荒打井,今后,要将“不新开一亩荒,不新打一眼井”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水务部门要抓紧制定提高水库水费、促进节水的具体方案。积极探索把收取水费集中起来,除保证水库运转、维修外,全部用于库区农民衬砌渠道和节水工程的补贴机制,加快库区节水步伐;套区要围绕节水、降盐、开地、增产、修路、种树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贫工作要继续按照产业化扶贫的发展方向,以整村推进为切入点,加大扶贫资金捆绑整合的力度,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富民”战略,重点做好两件事。首先是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乌拉山内的牧民转移出来,实现封山育林。通过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和生态移民工程建设资金捆绑起来与山内牧民转移统筹考虑,采取综合转移安置措施,使牧民们“移得出、稳得住、生活有保障”。其次是围绕后山旱作农业贫困区和环乌梁素海贫困带,采取发展水浇地、转移劳动力、靠海养鸭养鱼、围海放蟹等措施,实现尽快脱贫。完成六期开发及产业化经营养殖项目的后续工程,保证建一个工程、创一个精品,同时争取4万亩土地治理项目、500万元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项目和200万元产业化经营养殖项目尽快立项建设。今年,林业工作重点抓好黄灌区速生丰产林、经济林(枸杞),山旱牧区柠条饲料林、沙产业、草产业“两大区域”基地建设。围绕实施8万亩退耕还林、6万亩天然林保护和1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三大”工程,全面实施以高速公路两侧为主的通道绿化建设,年内计划完成造林面积15万亩。同时,进一步加大以禁牧护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本着“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指导原则,全面做好农区和牧区的禁牧、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规划实施工作,严格落实禁牧护林工作的各项目标责任。切实抓好关系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林权证审核发放工作,努力实现既要有效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又要确保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五)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一是要加大政府政策扶持服务的力度,激发农村内部活力。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大政府对农牧业和农牧区投入的力度,并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培育农牧区内生能力。各苏木镇及有关部门都要围绕国家、自治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支农政策,抓住机遇,尽快制定发展规划,编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加快我旗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们要将这项工作作为苏木镇和职能部门的实绩考核内容,认真进行考评。通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培育新型农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措施,激发和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自我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支农的力度,按照“人员组团、技术组装、经费组合和承包技术服务”的“三组一包”原则,成立9个科技服务工作队伍,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农技电波入户、科技入户直通车等形式,加强对广大农牧民的科技培训,年内培训农牧民达10万人以上,科技培训入村率要达到100%。农机工作要以“春播、夏收、青贮、秋翻”四大战役为中心,推广小麦分层播种、玉米联合收获、秸杆饲料粉碎加工、青贮、葵花联合收获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气象工作要牢固树立抗大灾、防大害的指导思想,及时做好气象信息的预测预报及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减灾工作,确保农牧业丰产丰收。农村信用联社、农行等金融部门要提前作出支农计划,确保今年农牧业生产所需各类贷款投放额不少于3.5亿元。要认真抓好新农村规划示范试点工作,总结推广牲畜棚圈、温室、沼气、住房“四位一体”生态建设模式,不断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逐步实现村容整洁。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步伐。要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乡风文明。要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搞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倡导健康文明新风,逐步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三是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和建设工作。要抓紧谋划村组合并和村干部调整工作,并结合今年的嘎查村换届选举工作,抓好村主任“公推直选”工作,平稳扎实地推进嘎查村改革工作。同时,要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实行村务公开,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四、找准切入点,在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上实现新突破 

  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的原则,加快构筑以塑造乌拉特文化为核心,以商贸物流为基础,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以教育、信息、社会服务为支撑的三产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面向呼包鄂辐射周边地区,提高三产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促进三产快速发展。

  (一)打造乌拉特文化,建设文化大旗。乌拉特前旗靠山傍水,山水相连,物产丰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内蒙古西部县城中独具特色的风水宝地。我们完全可以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断丰富全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我旗独特的文化品牌,建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给所有来前旗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河套文化是多元文化融合而生的,在我们乌拉特前旗,农耕文化是强势文化,但并不是特色文化,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草原、山区风光和民族风情才富有特色。我们打造民族文化大旗,主要体现“特色”,以乌拉特文化为灵魂,塑造城市特色,用文化品牌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年内,通过“乌拉特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深化乌拉特文化的研究,整合文化资源,真正把那些体现地域特色、人文精神的文化精品挖掘出来,打造响亮的乌拉特文化品牌。通过“乌拉特文化艺术节”、“那达慕大会”,充分展现特色文明,搭建与蒙古国等外国文化的交流合作,吸引外商感受乌拉特精神,融入乌拉特经济。同时,要积极探索文化体制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以历史文化、城市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等为基础的大文化体系。在塑造城市魅力的同时,充分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魂),推进乌拉特文化与经济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二)培育和扶持旅游产业。要充分依托我旗的资源、区位、文化和经济优势,激活后发优势,做大旅游产业,重点实施“一镇三牌三区四线”工程。(着力培育乌拉山镇的旅游功能;依托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乌梁素海——阿力奔草原综合旅游区、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三个品牌;打造南部乌拉山河套山水风光旅游区、中部乌梁素海——阿力奔草原生态旅游区和东部历史文化风情区三个区块;建设乌拉山——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包头旅游线、小佘太——明安——包头旅游线、乌梁素海——大佘太——乌拉特中旗边境旅游线、小佘太——乌梁素海——乌拉山镇——鄂尔多斯旅游线四条线路)

  在打造旅游业过程中,要努力拓展“三个领域”。一是拓宽宣传领域,要充分利用开会办展、节庆活动、城市交流等一切机会,全方位、多层次、大范围地宣传推广旗域旅游,塑造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旅游品牌。积极改变单纯由旅游部门抓旅游的局面,树立全民旅游意识,举全旗之力,聚全民之智,大抓旅游,抓大旅游。二是拓宽招商领域,全面放开旅游市场,以优势招商、特色招商,重点对已开发的旅游景点进行有效整合,精心包装,推向市场。一定要用产业的观念去经营,用市场的手段去推动,大胆引进资本进行开发建设。打破区域界限,不断加强区域合作,疏通与呼、包、鄂等周边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渠道,努力把我旗旅游线路的开发同邻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建设精品线路。三是拓宽发展领域,将旅游经济的发展空间向其他产业发展延伸,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

  (三)以构建河套物流走廊为目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一是构建交通框架,发展“路域经济”。充分依托我旗的交通网络和旗内大产业、大企业,抓紧发展以物流运输、汽车机械修理和餐饮娱乐为主体的“路域经济”。充分抓住国家加大县乡公路投入的机遇,充分发挥公路交通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全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建设大密度、高规格的运输网络。继续推进“村村通”油路工程建设,争取修建通村油路26公里,乡村公路50公里,前山中心公路74公里,公路好路率、畅通率达到70%和95%。“十一五”期间,要力争完成投资1.8亿元,实现主要乡道黑色化,新修油路500公里,使黄灌区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山旱牧区有条件的苏木镇实现村村通油路,行政村100%通砂石路。要重点保证人口集中、农副产品和矿产集中的地区通油路。同时,要依托110国道、哈磴高速、包兰铁路和旗内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各种专业市场,要加强交通运输业税收整顿,规范运输行业管理机制,实施组织化运作,专业化经营。充分依托产业带和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集信息、仓储、配送、联运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增强城市辐射能力,力争使商贸物流和“路域经济”成为我旗第三产业的“顶梁柱”。二是积极打造以天义商厦为核心区域的乌拉山镇商业功能区,将其建设成为集购物、餐饮、休闲、商务、信息、金融为一体的商业功能区。三是积极打造专业市场群。1、以嘉业商贸城为主体,在乌拉山镇南建设蔬菜、瓜果、成品粮油、肉食品等交易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市场;2、以萌业市场为主体,在乌拉山镇北郊发展农畜、农副产品市场;3、以巴运前旗物流中心为主体,在乌拉山镇东南郊发展汽车城、汽车拆卸市场、煤炭市场、废品回收交易市场;4、以五星市场为主体,在乌拉山镇西郊发展建材、装饰材料市场及蔬菜交易市场;5、在乌拉山镇北郊规划建设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逐步形成市场功能齐全、辐射面广、流通顺畅的商贸物流体系。四是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发建设东风大街、红旗大街、红卫路、北环路等中心商业街区,提高零售业的组织化、现代化程度,积极支持引进国内知名连锁企业来我旗发展连锁零售业。

  五、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为途径,在努力构筑和谐社会上实现新突破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新任务。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体现形式。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现阶段快速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执政理念,始终把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强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文明程度,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攻方向,创造公平公正、服务体系健全、秩序和谐稳定、社会文明进步的乌拉特前旗新形象。

  第一,加强民主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旗进程,努力营造公平稳定的发展环境。首先,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启动“五五”普法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教育和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推进法治进程。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法制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严厉惩处徇私枉法、滥用权力的行为,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其次,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要有效整合苏木镇及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力量,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工作机制,尽力将重大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本着对群众、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维护正常有序的信访秩序和群众的正当权益。积极妥善地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探索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群体性事件预警应急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有效应对各类群体性事件,对堵塞交通、围攻机关大院、干扰社会秩序的,要采取果断措施,依法抓紧处置。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要把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三是抓好社会治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建立完善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始终保持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对各类犯罪活动要重拳出击,决不手软,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强基层组织、安全社区、群防群治、联户互保“四个支柱”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大综治、大安全、大联防格局,夯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第一道防线,确保社会秩序井然。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落实目标责任制,坚决杜绝各类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第二,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00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抓住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高中和职业教育三个重点,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努力实施以下三大工程,力争使教育事业早日走进自治区前列。一是实施教育制度改革创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力争实现农牧区学校无危房,办学经费有保障,教师待遇有提高。要深入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坚决杜绝学校乱收费。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推行校长负责、教师聘任等制度。推行城乡学校结队支教制度,提高农牧区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战略。启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努力使一中走进自治区示范高中行列,将五中建成特色高中,整合职一、二中,新建高标准的职业中学,将原西山咀镇实验中学或北辰中学改建为第七中学,争取国家危改二期项目,建设二完小教学大楼,力争在“十一五”末,实现乌拉山镇区中小学楼房化。2006年,力争建设四中餐饮楼、六中宿舍楼。推进花园式学校建设步伐,坚决杜绝侵占校园,把宽阔的视野、整洁的校园、绿色的环境还给学生。结合撤乡并镇,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加快现代远程教育建设步伐,做好乌拉山地区光缆入校工程的前期工作,努力构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校校通、班班通。

  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努力做到体制创新和分配创新。一是本着方便群众就医,提高服务水平的原则,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建设好苏木镇中心卫生院和卫生分院,努力实现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二是理顺人才进出机制,着力解决好卫生系统人才断档问题,建立一支规模适度、技术过硬、医德高尚、梯次合理的卫生人才队伍。三是年底启动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加快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医疗制度。四是加大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努力打造一流医院。“十一五”期间,旗财政投入1000万元,与医院的筹资匹配,兴建旗综合医院大楼,将旗医院建成高档次、高水平的地区名牌医院。积极实施农牧区“少生快富”工程,继续深入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推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加强财税金融工作,理好财、管好财、用好财。一要推进乡财县管、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严格预算执行;二要继续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三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四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提高财政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五要坚持依法纳税,应收尽收,大力培植税源,实现税收均衡入库和持续稳定增长;六要进一步加强银政、银企联系,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政府工作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全旗要力争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0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安置“4050”人员200人,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5000人。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保障资金管理,认真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继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依法加强社保基金征缴、扩面和清欠工作,壮大基金规模,提高保障能力,努力做到当年不欠帐、陈欠分年交、发放有保障。要建立扶贫济困基金和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就医、子女入学、居住等方面的问题。关怀社会弱势群众,注重残疾人福利事业和红十字会等慈善事业,在全社会倡导“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全旗范围内真正形成人人关注困难群体、人人支持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与我旗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强化环保执法和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技术。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物价和质量技术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继续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使群众健康消费。进一步推动双拥工作,加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人民防空、消防等方面的工作。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大力实施“户户通”广播电视工程,开展好科技文化“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和“行业十佳评比”等创建活动,加快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和文明行业的群众性创建步伐,全面提高城乡文明程度。

  六、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努力在塑造政府新形象上实现新突破

  执政为民,字字千钧。实现前旗的跨越式发展,实现走进自治区前列的奋斗目标,政府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政府工作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发展、诚信服务、廉洁为民的人民政府。

  ——建设创新发展的政府。我们将更加注重培养战略思维,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善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谋划长远发展,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突破主要矛盾,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决冲破一切制约改革与发展的传统观念、保守意识和守成思想,大力弘扬勇于进取、乐于奉献、敢于超越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中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努力开拓思想解放的新境界。要把解放思想的着眼点放在找准比较优势、凝聚创业合力上,以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敢于并善于用足用活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机遇、政策和条件,集中力量加快发展。

  ——建设诚信服务的政府。要扎实推进“诚信前旗”建设,讲求信用,以诚兴政。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信用为关键、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倡导信用行为,发展信用经济。要本着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出现的问题、发生的矛盾,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化解矛盾,做负责的政府、有为的政府、诚信的政府。要把诚实守信与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要切实解决工作中“缺位”的问题,从“缺位”的地方“补位”,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唱响“政府创造环境、社会创造财富”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为资本生长创造环境、为投资兴业搭建平台。要继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积极为企业和其他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实现政府职能从“收费站”到“加油站”的根本转变。

  ——建设廉洁为民的政府。要讲求廉洁奉公、从严治政,努力从机制、体制上铲除腐败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大力倡导宽厚务实的执政风格,常怀爱民之心,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要继续不遗余力地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有限的财力用到群众直接受惠受益的事业上去,以出色的业绩造福于民,以实干的作风取信于民。在廉洁为民的问题上,要注重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和统一。一方面,政府组成人员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多一点公心,少一点私心,把事业看得重一点,把得失看得轻一点,把名利看得透一点,干辉煌的事业,做优秀的干部,养浩然正气,筑拒腐长城。另一方面,要继续强化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的力度,加强纪律惩处,做到纪律与监督相互配套、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发挥整体功能,形成制衡体系,逐步构建起上下、左右、内外共同遏制腐败的工作机制。

  各位代表,动力源于挑战,机遇稍纵即逝。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激励我们不断奋进。让我们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旗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奋力赶超,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乌拉特前旗而努力奋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