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彦淖尔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3年1月6日在巴彦淖尔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巴彦淖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贾峻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大会报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人大的有效监督下,全市上下以“总干”精神为引领,以迎会办会为契机,全面落实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缓中趋稳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12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0.4亿元,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2亿元,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9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823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0716元,增长13%。
(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投资。2012年通过发改系统共争取上级投资项目316项、投资25.8亿元,比上年多争取12.7亿元,排在全区各盟市前列。争取利用外国政府贷款2.88亿元,为河套水务集团等3家企业发行企业债券10.8亿元。二是加大项目审批核准力度。2012年,发改系统共审批项目285项,总投资566.3亿元。其中,中兴能源甜高粱制乙醇项目和临河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总投资8亿元。20万吨铜冶炼、西小召煤炭物流园、临甘一级公路、包头至临河输气管道、国华5万千瓦风电等23个项目获得了自治区发改委审批;神华480万吨煤焦化、中旗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大中矿业100万吨脱氧球团及盾安、新湖、黄河工贸、神东电力和河套酒业的自备电厂等19个项目拿到了自治区发改委“路条”,两项合计总投资433.5亿元。市发改委审批项目241项,总投资124.8亿元。三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80项,完成投资356.8亿元。农业方面,设施农业面积进一步扩大,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中低产田改造、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工业方面,神华120万吨煤焦化建成试生产,包钢210万吨煤焦化、紫金余热余压综合节能技改、新湖50万吨PVC、联邦制药四期及五期、大中矿业150万吨铁矿采矿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建方面,文博中心、河套文化主题公园等城市标志性工程相继落成,临河城市出口、金川大桥、绿地广场等迎会创城工程加快建设。生态方面,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深入实施乌兰布和沙漠、乌拉特草原、乌梁素海生态治理和河套平原绿化,完成林业生态建设81.6万亩,是近年来投入最多、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交通方面,临河黄河大桥、黄河堤防公路、甘泉铁路建成通车,临河绕城公路二改一扩建工程、海流图至刘召一级公路、乌锡铁路加快建设,秋林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电力方面,电网改造工程、后旗乌力吉汇集站及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盾安1万千瓦和中电投一期2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全市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50万千瓦。
(二)农牧业现代化有序推进。今年我市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但由于补救措施得力,农牧业生产总体上呈现出较好态势。全市粮食产量达到58.6亿斤,同比增加5.1亿斤。新增设施农业5.16万亩,累计达到13.3万亩,投入生产9.76万亩。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10个,牲畜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5%。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1.1万亩,累计达到202.5万亩。
(三)工业发展基础日益完善。面对严峻的工业经济形势,市委、政府及时制定出台政策措施,认真落实自治区沿黄沿线产业发展规划和“双百亿”工程实施意见,继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磴口、杭后工业园区之后,前旗、中旗、后旗3个工业园区成功晋升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杭后、中旗、后旗工业园区在自治区打造“双百亿”工程中成为首批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园区。全市七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四)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旗萌业农畜产品贸易物流园区、红美建材家居生活广场建成投运。B型保税物流园区、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恒远综合集贸市场、鼎程仓储物流批发市场加快建设。农家乐、草原游、口岸游等特色旅游较快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198万人次,同比增长29.4%。实现旅游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69亿元,同比增长15%。
(五)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双河区完成土地征收和租用1.08万亩。金川大桥、新华街、胜利路、金川河等亮化美化工程加快建设。园林绿化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深入推进,全市新增城镇绿地5080亩。金川河、永清渠、黄河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快速推进,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主体工程竣工。集中供热、天然气入户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84万平方米、天然气入用户2.1万户。完成1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建筑节能改造。旗县城镇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加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民生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7万人次。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26.37万人、62.7万人、11.17万人、13.51万人、10.6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09元。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孤儿供养、城镇“三无”人员供养等民生指标进一步提高。新建户用沼气5000户。解决了农村牧区4.5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苏木乡镇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二是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学前教育工程加快推进,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4所。河套大学升本成功,中小学校安工程规划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完成了6所县级医院、12所苏木镇中心卫生院及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改扩建任务。社区建设顺利实施,9个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建成。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新建4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46个文化室、50个文化大院、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1个草原书屋。成功举办了“弘扬总干精神,迎接文明盛会”河套文化艺术节。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棚户区改造签订协议5120户、83.2万平方米。4755套廉租房、1470套经适房、1508套公租房全部开工建设。21370户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全部完工。
(七)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02%,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二是对外开放成果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预计达到12亿美元,同比增长25%。口岸过货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全年过货量达到1209万吨,同比增长13.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4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9%。
二、2013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总干”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文明、活力巴彦淖尔。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力争达到15%;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1%以上,突破百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达到8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在“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领域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大项目策划储备力度。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导向,提前谋划、筛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形成全市重大项目“策划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梯度推进格局。三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农业方面,加快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节水排水设施改造等工程。工业方面,包钢煤焦化、联邦制药四期及五期、太平矿业二期、燕京金川啤酒、圣泉生物质能源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实施新湖和黄河工贸两个50万吨PVC、河套酒业技改扩建、中兴能源甜高粱制乙醇、天宝120万吨铅锌、海明110万吨铁精粉等项目。争取神华二期900万吨洗煤和480万吨焦化、大中矿业100万吨脱氧球团、正大20万吨饲料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60万吨煤制烯烃、低热值煤制气等项目前期工作。交通方面,争取临哈高速、临甘一级公路开工建设,金川大桥、甘其毛都至刘召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临河客运站建成投运。抓好乌锡铁路、秋林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推进临河、乌拉山铁路物流园、后旗园区、太阳庙农场4条铁路专用线和甘其毛都口岸通勤机场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完善机场基础设施,争取开通新航线。生态方面,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五期、天然林保护二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乌梁素海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建设。能源方面,争取国电蒙能4万千瓦光伏发电、大唐河北2万千瓦光伏发电、中国风电、华能两个5万千瓦风电、川井500千伏风电汇集站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年新增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能力达到20万千瓦。抓好盾安、新湖、黄河工贸、神东电力和河套酒业5个自备电厂建设,加快推进临河热电二期、金牛煤电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社会事业方面,争取市医院新建项目、河套学院新校区、市体育馆开工建设,推进临河一职、杭后职中工程建设。
(二)着力抓好农牧业工作,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争取设施农业补贴资金,协调银信部门贷款,出台优惠政策,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力争全年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开展设施农业技术培训,提高设施农业利用率,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全年新建、改扩建3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三是抓好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实施河套灌区排水改造工程,整治各级排水沟道3078公里。实施中低产田改造50万亩、土地整理45万亩、节水改造20万亩。高标准规划建设67个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新建农牧区油路600公里,完成通道绿化350公里,新增沼气入户3500户,完成农网线路改造1413公里,解决2万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扶3万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完成19个苏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三)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力争尽早取得实效。一是大力实施“双百亿工程”。培育壮大紫金、联邦、盾安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使其尽快成为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争取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前旗工业园区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强化创新驱动,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方面重点策划上报一批产业调整和自主创新项目,争取国家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发展中小企业。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临河、杭后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搭建中小企业创业平台。四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对沿黄沿线工业园区基础建设投资,加强工业园区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污水处理、供热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引进和开工创造条件。
(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现代物流业方面,抓好口岸物流综合监管区、秋林物流园区和B型保税物流园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繁荣农村消费市场。金融业方面,积极协调市内各银行增加贷款规模,鼓励银行开展联合贷款业务。抓好自治区《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办法》的组织实施,加强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债券融资力度,发行企业债券20亿元以上。认真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关政策,组织策划适合民间投资、成熟度高的中小项目,引导民间资金规范有序进入实体经济。旅游业方面,继续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建设奈伦湖生态旅游项目、乌梁素海生态旅游区二期、乌拉山森林公园、天籁湖影视城等旅游项目。社会服务业方面,积极引进大型超市、连锁公司、教育文化公司等高端服务业,努力提升餐饮业、休闲农业、建筑配套产业、房地产、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水平。
(五)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以迎会办会为契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全面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双河区建设,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一是继续推进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建成黄河湿地生态公园,加快镜湖、永济渠、永清渠、金川河等湿地工程建设。启动友谊广场建设和北郊公园改造,完成人民公园改造。加快城区主次道路两侧植绿补绿,加强中心城区绿化建设,新增城镇绿地4200亩以上。二是全力推进双河区开发建设。争取金川大桥6月底竣工通车,启动先锋大桥建设。加快土地收储、房屋征收,建设九原大街、敕勒大街、云中大街、金川南路、先锋大桥延线“三横两纵”主次干道,配套完善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三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区段房屋征收力度,完成69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其中临河35万平方米。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临河主城区建设,实施胜利路、金川大道等10条街路街景改造和两侧建筑物亮化美化。启动曙光东街、塞北街等街路改造工程,打通河套大街,完成新区、老城区20条街路改造建设任务。实施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4个自来水厂,配套建设各类管网340公里。启动临河集中供热三期工程,全市新增集中供热200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入户1.5万户。完成1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建筑节能改造。
(六)着力推动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一是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考核办法,继续开展节能减排目标评价考核,落实奖惩措施。二是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推进节能技改、流域治理、城镇污水处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节能产品推广,抓好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工作。突出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围绕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搭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抓好一批粉煤灰、煤矸石、尾矿等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七)着力加强价格监管,确保物价总水平稳定
一是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全面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猪和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好大宗农畜产品临时储备工作,保障重点农畜产品稳定供给。二是加强价格疏导和管理。加大农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降低各类中间流通环节费用,执行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内蒙古西部农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7个旗县区设立综合检测站,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与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联动机制。三是开展价格收费专项治理。积极开展涉农价格检查,加大农资价格检查力度。继续清理涉企以及民生等领域不合理收费,深入开展教育、医疗、电信、银行、交通等价格和收费检查,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清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涉企收费问题。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关注市场动态,严厉打击各类串通涨价行为。
(八)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确保民生持续改善
一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教育方面,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步伐,新建、改扩建20所公办幼儿园。完成市蒙古族中学和小学校舍改造。全面推进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抓好市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医疗卫生方面,改建市精神病院,完成7所旗县区卫生监督所、12所卫生院、20所嘎查村卫生室建设。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300元提高到36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由75%提高到80%。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扩大到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和部分县级医院。文化方面,建成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广电传媒中心、乌后旗那达慕体育场。新建基层文化活动室120个。建成城区室内健身活动场所2处、农村牧区体育健身中心10个。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让16万户群众免费收看卫星电视。社区建设方面,每个旗县区新建1个2000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二是加强就业和社保工作。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统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退伍军人就业工作。力争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次,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2万人。全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00万人。启动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25万元提高到3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1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启动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加大城乡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城市低保标准月人均提高50元,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提高360元,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分别提高900元、500元,城镇“三无人员”、孤儿集中供养标准月人均分别达到1000元、1500元。三是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证建设质量。集中新建、配建廉租房2619套、经适房880套、公租房2000套,完成农村牧区危房改造3万户。发放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2460户、885.6万元。完善配套设施,切实做好公平分配和有效入住工作。
(九)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力争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抓好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研究制定我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着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艺团体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债券融资。二是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载体,积极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在新型煤化工、冶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进行专项招商,努力引进一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三是积极推进向北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发挥口岸优势,用好境外资源,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继续加快口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切实抓好口岸重大配套工程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争取口岸全年过货量突破1500万吨。四是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积极融入呼包银榆经济圈和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在资源共享、基础设施、产业分工等方面进行对接,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在差别竞争和错位竞争中实现新突破。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大力弘扬和践行“总干”精神,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